一、引言
央行持有的黃金,因為黃金價格的大幅跌落,究竟損失多少,再次受到國人的關注。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相關的問題。
二、黃金持有情況
全世界的黃金,私人持有的約占80%,政府持有的只占約20%。
私人持有黃金,以印度人持有最多,約有1--1.5萬噸,約占總量的10%。
政府持有的黃金,是其國際儲備的一部份。美國等國家持有黃金的數量及占其國際儲備的比率,略如下述:(2013年6月資料)
美國持有8,133.5噸,占其國際儲備約70%。
德國持有3,390.6噸,占其國際儲備約66%。
中國大陸持有1,054.1噸,占其國際儲備約1%。
日本持有765.2噸,占其國際儲備約2%。
印度持有557.7噸,占其國際儲備約7%。
台灣持有423.6噸,占台灣國際儲備約4%。
韓國持有104.4噸,占其國際儲備約1%。
三、台灣持有的黃金
據了解,老蔣從大陸運來的黃金,共有357萬英兩。1961年央行在台復業,接手台銀移交的黃金約有108萬英兩。
1980年代,為平衡貿易,台灣向美方購入大量黃金,使黃金存量增至1,326萬英兩(423.6噸)。自1990年代以來,台灣央行便不曾對黃金存量有任何增減變動。
一塊國際標準金磚12.5公斤 ,換算下來,423.6噸等於33,888塊金磚。將它們堆疊起來,高度達8,472公尺 ,相當於16.6座的台北101大樓。
四、黃金價格的變動及其對策
1990年代以來,黃金價格大多在400--500美元/盎司間波動。從2005年底起,黄金價格出现大幅上漲,從每盎司500美元一路飆升到1,923.20的歷史最高點。目前已逐漸回落到1,000美元出頭,近期有可能跌破千元大關。
據了解,央行購入黃金的平均成本約為300美元/盎司,如果在高檔出脫一部分,豈不賺翻了!關於這個問題,看法兩極:
1. 一派人認為:這是弄錯了重點。央行持有黃金,目的在於作為國際準備,就像個人持有自用住宅,目的在居住,漲再多也不會賣。
2. 另一派認為:低買高賣,賺取利潤,本來就是資產管理者的天職。1,800元/盎司出脫5百萬盎司,1,000元/盎司上下買回來,就能賺到1,300億以上的新台幣。央行官員思不及此,死抱不動,實在對不起國家和全國百姓。
---------- 20151206a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