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林安泰古厝健行札記

*** 路程:我們在捷運大直站集合,沿明水路,過大直橋,在大佳河濱公園逛了逛。然後沿基隆河左岸步道,朝林安泰古厝進發。離開古厝,進入花博公園漫步,在市立美術館略為參觀,最後到海霸王餐廳午餐,餐畢各自賦歸。
*** 感受:
我們在基隆河左岸步道漫步,看到河水往上游慢慢流動,這是漲潮的關係,在台北事屬平常。河中漂浮不少垃圾,觀之令人心痛,想來國人的公德心還有加強的必要。
福建泉州安溪人林志能在艋舺從事船運、貿易致富,於1882年興建大厝,當時稱為「安泰居」,坐落在現今台北市四維路一帶。1970年代,台北市闢建敦化南路,大厝被迫拆除,幾經周折,最後在現址重建,並改稱「林安泰古厝」。古厝基地面積約5,000,房屋約200,均比大厝縮小甚多。
進入古厝,大門左側有一水泥建物,怪怪的,感覺有點突兀。中庭有水池,圍以草坪,步道環繞,綠意盎然,頗為美觀。古厝正屋是福建式建築,有燕尾裝飾,古樸中顯得有點寂廖。
旁邊的月眉池,造型美觀,氣氛幽雅,靜靜地流淌在大樹間,錯落著亭台、曲橋,替古厝生色不少(如圖、翻拍自網路)。
古厝正廳神龕雕刻,頗有特色;地板建材是來自福建的紅普石,據說有防滑、防苔的功能,為台灣所僅見。
臺北市立美術館占地2,600多坪,相當寬闊,美術館建築莊重典雅,相當美觀,典藏及展示的作品以台灣當代藝術為主。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走馬看花,相當遺憾,有機會將再去仔仔細細的欣賞、欣賞。
20160421與老友至林安泰古厝健行,歸來謅成此文。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29日星期二

台北大湖公園健行札記

*** 路程:我們在捷運大湖公園站集合,隨即步入大湖公園,在步道上信步漫行。過錦帶橋,沿右側步道前進,到老公祀旁石凳上休息、享用點心。沿成功路步行,上九曲橋,在涼亭上觀覽四周景緻。至餐廳用膳,餐後各自賦歸。

*** 感受:

大湖公園坐落在兩山之間,右側為白鷺山,左側為內湖山,山雖不高,但林木茂盛,山景甚是美觀。公園以大湖為重心,錦帶橋與九曲橋隔水相望,其間步道婉蜒,錯落有致,樹木不多,草坪不少。大湖面積約10公頃,四周為人工步道圍繞,湖水清澈,水中游魚不時成群浮沉;清風徐來,水波粼粼。偶見白鷺鷥飛翔湖面,紅嘴野鴨戲游湖中。山光水色,甚是賞心悅目。(圖片翻拍自網路)

湖邊有不少釣客,一竿在手,渾然忘我。鬧市之中,捷運車站咫尺之地,有此垂釣勝地,置身其中,何其樂也!看到這些釣客的怡然自得,讓人很是羨慕,有亟思效法的衝動。
大湖公園的湖水比大安公園、中正公園水池的池水,乾淨、清澈許多,也沒有怪味。我們認為這和大湖裡有多座人工浮島,隨時進行自然淨水工作,不無關係。是否如此?有關當局似可參考。
大湖公園有一座「老公祠」,應該介紹一下。今日的大湖,是十四份陂經過多次修建而成。清乾隆年間,始建十四份陂時,土堤經常崩塌,工事不順。有人提議,採用「活人祭」,於是前往艋舺乞食寮,請來一位老弱多病的乞丐,招待幾日大餐後,將之投入十四份陂祭神,陂圳遂順利建成。後來當地百姓為悼念這位無辜的老人,在湖畔建立「老公祠」,設靈位祀祭他。這座「老公祠」,小小的,面對它,頗有蒼涼無奈之感!
20160417與老友至台北大湖健行,歸來謅成此文。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28日星期一

淡水楓樹湖健行札記

*** 路程:我們在捷運淡水站集合,隨即搭乘公車,在「觀光果園站」下車,沿登山步道上行,到觀景台,休息、享用點心。然後沿公路下行,經天元宮,回到淡水,午餐後各自賦歸。
*** 感受:
步道沿途,有不少櫻花、木蓮花,漫步山谷之中,景色還不錯。在觀景台眺望山景,當時細雨濛濛,霧籠群山,我們有如置身山水國畫中,心情相當舒暢。
楓樹湖是台灣種植木蓮花最多的地方。初開的木蓮花,花形有如蓮花,相當優雅美麗;盛開的木蓮花,花形有如佛祖的蓮座,略帶幽香,頗有神聖之感。(註)


淡水天元宮規模宏大,主祀玉皇大帝。1992年落成的無極天元真壇,高200尺,周圍108尺,相當雄偉壯觀。(如左圖、翻拍自網路)






「註」木蓮(Magnolia),別名辛夷,落葉喬木,原產於中國大陸四川,枝可入藥,花瓣可提煉香精。木蓮種植3年後始開花,每年2月下旬至3月初為盛開期,花期約10-15天。木蓮花花朵與蓮花相似,甚美艷,略帶香氣,花謝始長出綠葉。木蓮花有粉色與紅色兩種,後者花期較晚。淡水楓樹湖是全台最大的木蓮花種植地,共有一萬多株。每當木蓮花盛開期間,當地遊人如織,熱鬧非常。
20160317與老友至淡水楓樹湖健行,歸來謅成此文。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漫 談 斑 蚊 與 登 革 熱

一、認識斑蚊
會傳染登革熱的蚊子有兩種,埃及斑蚊與白線斑紋是也。它
們在台灣本島的分布,南北不同,略如右圖所示:







埃及斑蚊與白線斑紋長什麼樣子呢?請看右圖。兩者在背部有明顯的不同,不難分辨。


蚊子靠吸食植物汁液維生,但母蚊必須刺吸動物血液,增加蛋白質存量,才能生育下一代。我們來看一看吸飽血液的母蚊和蚊子的口器,頂可怕的。






蚊子的平均壽命不長,雌性約30-100天,雄性約10-20天。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但終其一生,都能不斷下蛋繁殖後代(傍晚眾多蚊子成柱狀飛翔,就是在進行交配。)。蚊蛋需經四次衍變,才能變為成蚊,看一看所附圖片吧:

1. ---在水中,經25天,就能孵化成幼蟲。
2. 幼蟲---即孑孓,在水中生活1014天,經4次蛻皮後變成蛹。孑孓通常倒掛水面,進行呼吸,一有動靜,立即潛入水中,機敏異常。(溫度高,蛻變快;溫度低,蛻變慢。所需日數,因種類而略有不同。)


3. ---從側面看起來,像個逗點,經二天就完全成熟。

4. 成蟲---新出生的蚊子停在容器壁上,須待翅膀硬化(羽化),才能起飛。
自然界,蚊子有許多天敵。飛鳥、蝙蝠、蜻蜓、蜘蛛及壁虎等是,蛙類及魚兒等也是。但是,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蚊子的天敵大量減少,而人類又到處亂丟積水容器,大大增加蚊子的繁殖空間,於是乎蚊子增多了,登革熱蔓延了,真是悲哀。近幾年,傍晚很難看到燕子飛翔捕食蚊群,大肚魚優游水溝吞食孑孓的場面。你注意到了嗎?下面這兩張圖片是什麼?還記得不?

室外盛水容器,如能每星期清理一次,蚊子根本長成不了,所以,水胡蘆留水存用,並無不當,只是別忘了每星期必須清理就是了。倒是水生植物的栽培,要特別注意防止孑孓的滋生。(僅僅換水是不夠的,蚊卵到處都是呢!最好缸裡能養小魚。)



二、認識登革熱
登革熱有兩種,「典型登革熱」與「出血性登革熱」是也。
1. 典型登革熱---被病媒蚊叮咬後,經過17天的潛伏期,患者會出現突發性高燒(3940)、惡寒、前額及後眼窩劇痛、肌肉痛等症狀。再經2至4天,全身皮膚出疹,疹子由軀體開始向臉及手腳蔓延,整個病程約七天可結束。危險性不高,大部份病人可完全痊癒。
2. 出血性登革熱---喜犯八歲以下小孩,症狀除高燒、頭痛、肌肉痛、惡心、嘔吐、全身倦怠外,常伴隨流鼻血、吐血、血便、血尿、子宮出血及胸腹部積水等現象,易引起心肺衰竭及休克,死亡率高達15--50%。登革熱病人在退燒時,若出現皮膚濕冷、四肢冰涼、坐立不安等現象,是危險信號,應立即送大醫院,否則,極易造成悲劇下場。
登革熱並無特效藥或疫苗可用,醫院只能給予患者支持性療法,舒緩症狀,減輕痛苦,補充體液,防止休克及脫水而已,一切須仰賴病人的免疫力,來恢復健康。
三、驅蚊、滅蚊偏方
網路時代,你傳我傳,驅蚊、滅蚊偏方有千百種,但都缺乏有效論證。我們不能免俗,也挑幾個來參考參考吧。
01.在室內放置幾盒揭蓋的清涼油或風油精,或擺放一兩盆薄荷,蚊子因不堪忍受它們的氣味,會避而不進。
02.室內安裝橘紅色燈泡,或用透光的橘紅色玻璃紙套在燈泡上,因蚊子懼怕橘紅色光線,晚上開燈後,蚊子也會逃離。
03.天黑之前或清晨天亮之時,蚊子急於進出,在紗門與紗窗處人工捕殺,也有滅蚊效果。
04.將洗衣粉和肥皂絲泡水,放在屋角陰暗處,香味會誘使蚊子產卵,而水裏的鹼性物質會令蚊卵無法存活。(每星期清洗容器還是必要的)
05.黑色容器夜晚打開蓋子,蚊子會在凌晨自己躲入容器內。天亮後蓋上蓋子,送至陽光下暴曬數十分鐘,容器內溫度升高,即可殺死蚊子。
06.滅蚊油在房間內噴灑,應向房間上空噴灑一圈,將所有門窗關緊,人立刻離開,至少半小時後才可進入房間,打開門窗,又半小時後才可在房間活動。
07.蚊香或電蚊香,只是讓蚊子頭暈目眩、急於逃離而已,並沒有殺死蚊子。蚊香雖然毒性不強,但吸入過多,對人體也有害處。慎用、慎用!

08.在屋內或屋外的陰暗處,放置容器,內蓄淡淡的香皂水,可引誘母蚊誤認為該處適合幼蚊生長,爭在該處下蛋。如此不斷的重複進行,可大大地降低該地蚊子的密度。但切記要每周徹底清洗容器一次,要緊,要緊!
撰寫日期:161128a 、上網編號:161128b
聲明:我無意侵犯他人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更正。



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

內湖碧山巖健行札記

*** 路程:
我們在捷運內湖站集合,搭小2區間車,至碧山巖站下車。沿碧山路前進,經恆光禪寺、同心圓生態濕地和白石湖吊橋,抵達開漳聖王廟。參拜觀覽後,轉至左近穠舍田園午餐,餐後循原路賦歸。
*** 感受:
碧山路沿線有不少種植草莓的溫室,此時正是草莓將熟未熟之際。我們隔著透明塑膠布往內看,但見室內草莓排列有序,生機盎然,畦旁掛滿小莓果,甚是美觀。想到嫣紅飽滿的草莓,不禁有垂涎欲滴之感。


生態濕地是由無數地底湧泉造成的,經當地農民營建出大小兩個同心圓,小圓完整美觀,圍繞的大圓則呈不規則心形,旁邊建有木棧道及涼亭,可供拍照及休憩。現在以雙心園的名聲,成為內湖一個新的景點。




白石湖吊橋橫跨忠勇山及大崙山,全長116公尺,是台北市第一座大跨距吊橋,有幫襯內湖觀光產業的效用。橋呈紫白色,與相鄰的田野風光搭配良好,近視遠觀,都相當美麗。



碧山巖是台灣最大的開漳聖王廟,始建於1814年(清嘉慶19年),雖已有200年的歷史,但由於不停的翻修,金碧輝煌有餘,古樸典雅不足,算不得古蹟。屋頂龍形紋飾,數目眾多,做工精細,是一大特色。
碧山巖位於碧山山頂,從廟埕前庭舉目眺望,蜿蜒的淡水河、櫛次鱗比的台北市,盡收眼底。當夜幕低垂、華燈初上時,繽紛閃爍的夜景,涼爽舒適的清風,佇立其間,頗有陶然之感。
20160303與老友至內湖碧山巖健行,歸來謅成此文。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

中研院健行札記

*** 路程:
我們在捷運南港站集合,搭270路公車,至研究院站下車,進入院區四處漫步觀覽,接著到後山步道健行,登頂後徐徐下山、回到院內食堂用餐,餐後賦歸。
*** 感受:
進入院大門,啊!馬路寬敞,路面平整;路樹、草皮整理有序,生機盎然;樓房高聳,排列整齊,真是個好地方。這種環境一定能夠激發創意、營造成果,不錯、不錯,有老友連聲讚許。
我們去觀覽院旁的大樹和放置考古學院邊的碳化木。前者雖然高大壯碩,但比芝山巖的大樟樹,還是小了一號。碳化木一小段,有點褐灰色,碳化程度不深。據解釋,是興建大樓自地下挖出來的。這玩意兒別處難以見到,有點看頭。
後山步道不高,但走起來並不舒坦,應該是沒有好好維護的關係。這條步道對中研院的研究人員勞逸均衡很重要,建議院方經常維修,別讓我們將來榮獲諾貝爾獎最有希望的優秀人員,在這兒摔壞了,那可不是一件小事。
我們在院中心、小河邊的兩棵樹上,發現有好多、好多隻「暗光鳥仔」在打瞌睡,可能有
五、六十隻吧,真奇特。這種正式名稱叫「夜鷺」、客家人叫「夜鶴」(見左圖、翻拍自網路)的鳥兒,以捕食魚蝦維生,對養殖人家來說是大害鳥。這兒出現那麼多,去哪兒覓食啊?不會是教授的研究項目吧?真想丟幾顆石頭,讓鳥兒飛起來,觀賞一番。可是啊!這是中研院喔!胡鬧會被捉起來送進官裏去,造次不得。
這次我們請陳小姐導覽。陳小姐識見淵博,解說細心,除圖片外,還能針對實物解說分明,很難得。在她的協助下,這次健行增加不少知性的氛圍,我們很感謝她。
20160218與老友至中研院健行,歸來謅成此文。

-------- 我無意侵犯他人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更正。

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

士林芝山岩健行札記

*** 路程:
我們在捷運芝山站集合,穿過忠誠公園,在至誠路二段芝山公園入口處,沿石階上山,到西隘門東看西看一番,就進入木棧道,四處漫遊,沿路林蔭濃密,大樹參天,很是涼爽。最後到達芝山巖惠濟宮參拜,並在前埕外沿憑矮牆遙望台北市街景,但見高樓林立,一片繁華景象。我們在廟前廣場的一棵大樹下休憩了一會,參觀廟旁的碑林,就經雨濃紀念館,下百二崁,離開芝山岩,至餐廳午餐後,各自賦歸。
*** 感受:
芝山岩這座面積只有10公頃、位處台北市鬧區、林木異常茂盛的小山丘,有極其多樣的史蹟樣貌,約略如下;
1. 遠古時期,他是台北湖海中的一座小島礁;海水退去之後,他是台北盆地中的一座小山丘,南島先民在這裡生活住居。
2. 漢人渡海來台墾植,散居士林一帶的漳州人,在小山上蓋廟奉祀他們的保護神開漳聖王。為防備械鬥時泉州移民的侵襲,他們依山勢修建石城,建有隘門、石碟及銃孔等防禦設施,用以保護自己。(當時墾植萬華一帶的泉州人常來侵擾)。
3. 居民在開漳聖王廟設立學堂,延聘名師教育子弟,當時士林學風之盛,稱冠北台灣。日本據台,推行日語教育,以芝山岩為起點,驅趕漢文教師的蠻悍作風,引起台人不滿,致發生鄉勇殺害日籍教員6名的事故。(此事發生於1895年除夕,史稱「芝山岩事件」)
4. 台灣光復後,芝山岩被列為軍事管制區,建有砲台,駐有重兵,用以保護住居士林官邸的老蔣。當地之所以迄今林木茂盛,未被割裂為別墅區,緣由在此。
5. 芝山地區建屋挖地,發現史前遺跡,芝山岩遂被劃為史蹟公園,加以保護。依循新興的環保及觀光趨勢,芝山岩逐漸顯現今天「史蹟維護、市民休憩並重」的面貌,
多樣的歷史樣貌,自然留下許多珍貴的古蹟。我們就舉三項,略加說明:
1. 芝山巖惠濟宮
這座廟宇,始建於1752年(清乾隆17年),已有260多年的歷史,雖被列為市定古蹟,但因不時整修,廟宇輝煌有餘,古樸不足,缺少古蹟的韻味。
這座廟宇,是三廟合一的宗教場所,前殿奉祀開漳聖王,後殿上祀文昌帝君,下祀觀音菩薩。三神並列,頗能應合各方需要,所以香火鼎盛。
廟宇前院相當寬闊,院中大樹一棵,枝葉四展,型態相當美觀。前沿圍以矮牆,是遠眺台北市景的好地點。
2. 隘門、石碟與銃孔
清治期間,泉州人與漳州人經常發生械鬥。漳州人為求自保,利用芝山岩的特殊地形,修建石城。石城留有東西南北四處隘門,城牆上建有石碟與銃孔。現存的西隘門,相關設施尚屬完整,為台灣全境所僅見,頗有紀念價值。



3. 同歸所
林爽文事件(發生於乾隆51年、1786年)及芝山漳泉械鬥事件(發生於咸豐9年、1859年)死了不少鄉勇。對於無人認領的遺體,當地士紳集中加以埋葬。
多年之後,撿拾的駭骨同葬一處,稱為「大墓公」,後改稱「同歸所」。現在的「同歸所」侷處雜樹蔓草中,並不顯眼,但它的墓塋對聯,充分顯現無奈與淒愴,非常有震撼力。聯曰:「同歸原有數,一所豈無緣。」唉!散居四方、相距百年的忠勇義士,最後埋骨一穴,安息芝山。數乎?緣乎?哀哉!。(兩張圖片、均翻拍自網路。)
20160121與老友至芝山岩健行,歸來謅成此文。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

新店陽光橋健行札記

*** 路程:我們從捷運新店站出發,沿新店溪右岸步道前行,過陽光橋、陽光運動公園,繞道新店溪左岸,過碧潭大橋,到楊子江餐館午餐。餐後在捷運新店市公所站解散,各自賦歸,圓滿完成這次健行。
*** 感受:
這次健行,雖然都是平坦的路面,但花了差不多3.5個小時,大家都流汗不少,都覺得運動量很夠、很舒服。沿途的景觀也很不錯。步入河岸花園,遙望碧潭吊橋,旭日初升,遠山綠意盎然,湖面水波瀲灩,風景甚是秀麗。
前行數分鐘,便看到瑠公圳引水石硿的一些遺跡及說明牌。瑠公圳是1762年(清乾隆27年)郭錫瑠先生用盡家財、花了22年時間才開鑿成功的,當時灌溉一千多甲農田,對台北盆地東側(包括新店、景美、古亭及大安等地區)的開發,貢獻良多。時移勢易,瑠公埤圳已廢棄,瑠公事跡也只有留供後人追憶。

陽光橋是一座拱型吊橋,僅供行人及自行車使用。由於它造型美觀,尤其是夜晚燈飾變化多端,是愛好攝影者的好去處。台灣喜好攝影的男女老少,恐怕都有來此取景拍照的經驗。

20160107與老友至新店健行,歸來謅成此文。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20日星期日

劍潭古寺今昔觀 ---- 往事只堪回味(05)

1634年(明崇禎7年)廈門僧人華榮自普陀山恭迎一尊石刻送子觀音,在芝蘭堡(今劍潭)建一茅屋奉祀,取名「觀音寺」。其後漸次改建為正式廟宇,1791年正式定名「劍潭古寺」。
劍潭古寺緊臨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處,往來商旅眾多,上廟膜拜、乞求平安者眾,因之,香火鼎盛,逐漸發展成為台北著名的大廟。廟宇前後三進,燕尾高翹,龍飾華麗,規模與萬華龍山寺不相上下。
1937年(日本昭和12年)日本人為興建「台灣神社」,強迫劍潭古寺拆遷。古寺被迫遷至現址重建,由於經費有限,只重建後院殿堂,前院及中院殿堂未能重建,至於拆下的廟柱及石碑等,至今猶保留在寺旁的碑林園。
現在的劍潭古寺,坐落大直北安路,距捷運劍南路站不遠,步行5分鐘可達。牠依山而建,沒有太多的紋飾,顯得素樸靜雅,別具一格。( 如左圖 )
劍潭古寺原奉祀觀音菩薩,自佛光山進駐管理後,主祀神已改為釋迦牟尼佛。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信眾任意搬移神佛的位置,置神佛於何地?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費盡心機,搞出來的台灣神社,落成後不久,就被一架失事飛機撞毀。民間盛傳,這是觀音菩薩顯靈。台灣光復後,毀損的神社被拆除,改建為現在的                                                                                     「圓山飯店」。
與老友談及往事,感嘆之餘,謅成此文。(05--2016-11-21-a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17日星期四

漫談瑠公其人其事 ---- 往事只堪回味(04)

郭錫瑠先生,福建省南靖縣人,1705年(清康熙44年)生,1765年(清乾隆30年)卒,享年61歲。
郭先生幼時隨父渡海來台,定居彰化,從事墾植。後北上,卜居中崙,開墾興雅庄(今國父紀念館一帶)等地。由於水源缺乏,農田常遭旱災,郭先生有鑑于此,發願興建水利設施。1745年(清乾隆5年),動工開埤建圳,導青潭及新店溪水灌溉農田。郭先生變賣彰化家產,全數投入開圳工作,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完成一條灌溉台北地區農田的供水大圳,世稱「瑠公圳」。
1765年,台北受颱風侵襲,山洪暴發,瑠公圳設施全數被毀。郭先生眼見多年心血,毀於一旦,抑鬱成疾,不久病逝。幸其子郭元芬繼承父志,搶修埤圳,將取水口改至今碧潭現址。整修後的瑠公圳,成為灌溉台北市東側農田的重要水源。
日本據台後,將台北地區的埤圳整合,光復後劃歸瑠公水利會管理。時移勢易,隨台北城市的發展,瑠公埤圳大多已廢棄。目前僅剩新店一小段水圳,但已改為排水溝;台大校園內兩個埤塘,也已整修為醉月湖。至於新店溪邊的進水口設施,目前已無功用,僅留供後人憑弔耳。
與老友談及往事,感嘆之餘,謅成此文。(04 -- 2016-11-18-a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15日星期二

和美山的三種樣貌 ---- 往事只堪回味(03)

站在碧潭吊橋往上遊望去,右邊那一片青翠的山林,就是和美山,它是林務局經管的國有地。過去一甲子,它出現三種不同的樣貌:碧潭樂園繁盛時期、樂園殘破時期、以登山步道為主的現在。
碧潭樂園(又稱幸福樂園)是幸福水泥公司轉投資的企業,於19556月間開幕,擁有近三十種遊樂設施,鼎盛時期假日有遊客日達5萬人的紀錄。高聳的摩天輪、長長的山洞小火車、旋轉木馬、碰碰車、詩歌劇場、白雪公主、尿尿小童和噴水池,這些都曾帶給不少遊客許多歡樂,也讓遊客留下美好的記憶。
天有不測風雲,想不到樂園竟在1986年歇業了。歇業拆除設備時,不幸發生工人死亡事故,施工停頓很久,樂園變得荒涼殘破,宛如鬼域。電影公司把它當作鬼片的拍攝地點,為宣傳需要,電影公司散布不少鬼故事,說得有鼻子有眼睛,還發起夜探鬼屋活動,從此原來的樂土竟淪為「猛鬼樂園」。尤其是太白樓(原稱攬碧樓),更被形容成眾鬼聚集之處所。
地方人士不忍流言傷害美景,督促政府在和美山興建親山步道。現在步道大體上已修築完成。一條以觀覽河景為主,起自吊橋頭,經太白樓,迄渡船頭;一條以享受山林美景為主,起自原樂園登山口,至觀景台後折返。由於捷運近在咫尺,步道平緩,綠樹成蔭,風景秀麗,和美山步道已成為台北市民休憩的最佳去處。經環保人士復育努力,步道的若干地段,更可欣賞到彩蝶飛舞和螢光點點的美景。
短短的一甲子,歷經繁盛、殘破以至秀麗,真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物換星移之巨,世事滄桑之快,真是讓人難以想像、令人浩嘆不已啊!
與老友談及往事,感嘆之餘,謅成此文。(03--2016-11-16-a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13日星期日

「碧潭景點」今昔觀 ---- 往事只堪回味(02)

碧潭是新店溪流出山區時,河面變寬闊而形成的水潭狀河段,因河水清澈碧綠,故稱「碧潭」。由於景色優美,擁有吊橋建築,水面有大小船隻出租,泛舟其上,別有一番風味。早年是台北郊區很受歡迎的景點,當時入選「台灣八景」,成為廣為人知的名勝。
19世紀之前,原住民來往新店溪兩岸,僅靠游泳渡河。到清乾隆年間,才在兩岸架設竹籠,當便橋使用。1881年開始有了渡船的經營,不少地點設有渡船頭。
1937年,碧潭吊橋建成,兩岸交通獲得改善,渡船雖繼續存在,但已轉變供休憩遊樂使用。為供汽車通行,1956年在碧潭下游修築水泥結構的碧潭橋。1997年拱橋結構的北二高碧潭大橋完工。從此不同結構、不同高度、不同用途的三道橋樑近距離並存,碧潭景色大變,不復舊觀。
碧潭吊橋始建迄今,已經過三次修繕。目前的吊橋是1999年修建的,橋塔間長200公尺、橋長186.6公尺、寬3.5公尺、高30公尺,可乘載1,000人。值得追憶的是,它是日治時期第一座由臺灣人設計(江石定先生)與施工(陳海沙先生)的橋樑。
從比較的觀點來說,碧潭景觀今昔實在改變太多:
1. 過去河水清澈,河面自然、寬廣;現在河水黃黃的,河面寬廣靠下游的人工堤壩維持。
2. 過去河岸是自然的砂石地,遊客可光著腳丫子在河邊翻石摸蝦;現在河岸被水泥封得死死的,遊客只能在人行道上漫步,沒有親水的機會。
3. 過去的小木船,是靠雙手用槳划動的,伴侶相對而坐,天地何其寬廣;現在的天鵝船,用腳踩動,兩人擠在其中,一幅不懷好意的設計。(這種天鵝船,別人看起來美觀,自己坐起來卻並不舒服。)
4. 過去站在吊橋上,遙望下游,蜿蜒的河流、清翠的河岸、蔚藍的天空,美景當前,自然心曠神怡;現在站在吊橋上,碧潭大橋橫阻在眼前,舉目四望,水泥多於綠意,天空不再蔚然,失落之感,油然而生。
5. 夜晚光臨,現在的碧潭吊橋,讓燈飾裝扮得多采多姿,五光十色,熱鬧非凡;過去夜晚光臨碧潭,路燈映照河水,月光灑遍河岸,有一種寧靜超脫之美。
碧潭吊橋現在雖被列為市定古蹟,但就台灣全體來說,碧潭已不具特殊性,要想恢復八景的昔日榮光,恐怕不容易。但它位在捷運新店站附近,如與和美山步道或陽光橋景點結合起來,仍不失為市民健行的良好地點。
與老友談及往事,感嘆之餘,謅成此文。(02 -- 2016-11-14-a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11日星期五

「台灣八景」今昔觀 ---- 往事只堪回味(01)

最早的「台灣八景」,出現在文人札記中,由於記述模糊,時日久遠,切確地點已難以考證。(1696年,清康熙35年的「台灣府志」中,即有台灣八景之記載。)
經過民眾票選的「台灣八景」,是1927 (日本昭和2) 8月,台灣日日新報主辦選出的。這八景是:烏來、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壽山、鵝鑾鼻、大魯閣。
1953年,臺灣省政府重新評定台灣八景,如下:雙潭秋月、玉山積雪、安平夕照、阿里雲海、大屯春色、魯谷幽峽、清水斷崖、澎湖漁火。
交通部觀光局鑑於景色隨時空變換,昔日盛景頗多不復舊貌,2005年重新票選出臺灣八景,如下:臺北101、臺北故宮、日月潭、阿里山、玉山、高雄愛河、墾丁、太魯閣峽谷。
早期的台灣勝景,取的名字多半帶有詩意,如大屯春色、雙潭秋月、安平晚渡、西嶼落霞等,不像現在赤裸裸的指名道姓,一點美感都沒有。
如以倘佯山水、舒暢身心的角度出發,千萬不要選擇觀光局的台灣八景,因為那些地方實在是「景緻有限」,只是希望你「花錢、花錢」,遊罷歸來,「懊惱不已」可能是你最大的收穫。
與老友談及往事,感嘆之餘,謅成此文。(01-20161112a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9日星期三

古蹟巡禮 (07)---- 金湖萬善爺廟

1845年(清道光25年)農曆66雲林縣沿海地區發生海嘯,以口湖鄉受災最為嚴重,死亡高達67千人,緊接著的瘟疫,又死3千人。由於客觀條件限制,百姓只得含淚將災民遺體集攏掩埋,形成萬人塚。
後來百姓在萬人塚附近建廟祭祀,稱為萬善同歸祠,時日推移,逐漸發展成現在的萬善同歸墓群和金湖萬善爺廟。墓群是一塊簡陋的墓碑後面排列著數十個小土包,黃昏暮照中,備覺淒涼。萬善爺廟建築尚稱雄偉華麗,其壁畫工筆精細,以本地史實為題材,為他處所無,頗具特色。
臺灣民俗,凶死者的超度,溺死者需透過牽水藏方式,才能脫離苦海,獲得新生。每年農曆67金湖萬善爺廟舉行牽水藏儀式,當地居民早上以扁擔挑飯菜至墓瑩供祭,請往生先人享用;下午則肩挑水藏(註),結成長長的隊伍,送至河口將水藏焚燒,至深夜方始結束。由於六七水災,口湖地區溺死者眾,居民製作的水藏多達六、七千座,排滿廟埕及相連馬路,場面浩大,聲勢壯觀隆重。此項民俗活動,顯現悲憫祈福的民俗精神,頗具意涵。
「註」水藏,以竹片編成,請參看下附圖片。(圖片來自古歌)
--------  序號:161110a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2016年11月8日星期二

古蹟巡禮 (06) ----新埔義民廟

新埔義民廟舊稱褒忠亭,坐落新竹縣新埔鎮枋寮地區。大體說來,它包含三大部分,園區、廟宇及墓地是也。
義民廟廟宇於1790年(乾隆55年)竣工,後經多次整修,目前之義民廟是1973年重修完成的。現在的義民廟,山門是四柱三間三層建築,造型雄偉,雕工精細;廟宇本身,庭寬院大,雕梁畫棟,燕尾高翹,紋飾華麗,在台灣眾多廟宇中,應屬名列前茅者。
墓地位於廟後山坡上,有兩座。一座安葬林爽文事件捐軀的二百多具烈士骨骸,是主墓;一座安葬戴潮春事件死難的一百多具鄉勇骨骸,是附塚。
義民廟園區占地廣闊。老樹參天,綠草芊芊,步道蜿蜒,錯落有致。整體景觀,雅緻之中,蘊含肅穆氛圍。
安息新埔義民廟之英靈,雖以客家人為主,但不以之為限,事件死難的閩籍人士及原住民無主遺骸,亦予收葬。
義民信仰是客家人的重要信仰,各地客家庄都有自己的義民廟,他們大多分香自新埔主廟。每年農曆720日舉辦中元祭典,義民廟均有盛大的遶境遊行活動,並舉辦神豬秤重及羊角比長競賽,非常熱鬧。這項慶典活動,近年各地有縮小停辦之勢,但新埔義民廟本身的祭典活動,仍然萬頭攢動,動輒有10萬群眾參加。除傳統節目外,還加上花車辣妹歌舞清涼秀,真是「與時俱進」,存歿都大飽眼福。
新埔義民廟現被政府指定為三級古蹟,除香客眾多、香火鼎盛外,亦是著名的遊覽景點。
--------  序號:161109a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