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前形勢
1662年6月,鄭成功突然染病身亡,年僅39歲。世子鄭經與其叔鄭襲爭奪王位,展開一場長達半年的內部鬥爭,最後鄭經獲勝。滿清乘鄭氏內爭,襲奪金廈,讓明鄭只剩下台灣與澎湖兩地。1673年,鄭經乘三籓之亂,奪回廈門。1680年,鄭軍水師副督朱天貴率部2萬餘人降清,鄭經只得黯然放棄金廈,率領殘兵回台,至此,明鄭在閩南的勢力完全消失。鄭經回台後不久死亡,頂梁重臣陳永華亦逝。權臣馮錫範發動兵變,殺死世子鄭克臧,擁立次子鄭克塽(馮某女婿)即位。經過這一連串的內鬥,明鄭上下離德、軍民離心,已露敗亡之象。
1661年元月,年僅8歲的康熙帝即位,他英明有為,1669年就藉機拘捕權臣鰲拜,開始親掌朝政。經過一番安排,康熙帝毅然執行削籓政策,經過幾年爭戰,終於在1681年完全撲滅三藩之亂,穩固清朝的統治根基。至此,康熙帝的目光投向東南的台灣,準備消滅鄭氏政權。
二、爭戰經過
1681年,康熙帝起用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大力擴充船艦,加緊訓練水軍,做好進攻台灣的準備工作。
1682年,康熙帝命步兵提督萬正色領軍12萬進駐福建,福建總督姚啟聖統轄福建全省兵馬,全力支援水師提督施琅進攻澎湖、台灣。
1683年6月,施琅率水師進抵澎湖海域,與明鄭水師展開大戰,明鄭水師大敗,澎湖守將劉國軒倉皇逃回台灣。
施琅施行心戰攻勢,以勸降代替強攻,懦弱的鄭克塽果然放棄抵抗,率群臣投降。1683年8月13日 施琅至台南受降,在台三代,凡23年的明鄭王朝,至此遂告滅亡。
三、勝敗檢討
施琅忽爾歸鄭,忽爾降清,個人私德確有可議,但他是鄭芝龍手下第一猛將,富有海戰經驗,劉國軒等均非其敵手。加之,施琅與鄭家有滅族之恨,進擊鄭軍自然格外盡心盡力,焉有不勝之理。
康熙帝剿滅三藩之亂後,趁戰勝餘威,舉全國之力,進擊台灣,本就有泰山擊卵之勢。明鄭本身經多年內耗,君臣失德,百姓離心,自然不堪一擊,亡國乃當然下場。
日期:2017-05-17
聲明:我無意侵犯他人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更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