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期,台灣民間俯首貼耳、甘為順民的知識分子,為數不多。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他們一方面隱身民間,教授漢文,努力保存漢文化;一方面相機發起社會運動,向當局爭取台民應有的權益。
台民發起的社會運動,大體說來,1920年代上半期,屬於萌芽階段;1920年代下半期,逐漸蓬勃發展;1930年代開始受到日本當局壓制,待總督府強力推行皇民化運動時,遂遭禁絕。
台灣較有規模的社會運動,計有:東京台灣留學生成立的「新民會」,台灣各界發起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蔣渭水結合青年學生及各地社會領袖、共同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等。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運動,早期偏向政治性,晚期偏向文學性,對民智的啟發與現代觀念的導入,卓有貢獻。
日本當局,為疏導民怨,也有過少許讓步。如讓台灣在1935年及1939年辦理兩次地方選舉,妝點門面。當時的選舉,有下列特點:
1. 只選舉議員的半數(另一半由官方指定)。
2. 年滿25歲的男子,年繳稅金5元以上(相當於一般工人5天的工資),在選區居住滿6個月以上,才有選舉權。
3. 據年長的台灣人回憶,當時的選舉,在社會上層,雖有相當競爭,但沒有買票、辦流水席、黑道介入等現象。
---------- 文章編號:20160614a
我無意侵犯任何人的任何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告知,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