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

了解台灣史實 ---- (08)日據時期總督府施政之功過評述

日據時期,總督府的施政,有功亦有過。大體說來,功過算是三七分。
一、就功的方面來說,大概有下列幾點:
1. 日人運用保甲制度及警察制度,恩威並濟,使治安得到控制。日據中後期,社會秩序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以往動輒械鬥的惡習,已不復見。【日本警察過分干預人民的日常生活,動輒打罵百姓,人民私下稱警察為「四腳仔」(狗)。】
2. 日人在交通、衛生、禁毒等方面,亦有相當建樹。就禁毒而言,滿清時代的台灣男人,大概一半有吸食鴉片的惡習,但到光復時,這種現象已不復見。就交通而言,日人建了不少鐵路,有利甘蔗、木材、煤礦的運輸。其中1908年全線開通的縱貫線鐵路(基隆至高雄),更是重要的空間革命,讓過去需時數日的距離,縮短至朝發夕至的一日之內。(這些交通措施,在相對面來說,有利於軍隊的調動及資源的掠奪,完全在為日本人的利益服務。)
3. 日本為貫徹同化政策,對幼童效忠天皇的基礎教育,相當重視。1944年的台灣,國民學校共有944間,學生人數達87萬餘人(含女童),台籍學童就學率達71%,遠高於當時世界的平均水平。(日籍學童就學率高於九成,當時遍地狼煙的中國大陸,幼童根本談不上就學率。)腦袋自幼裝滿效忠天皇思想的小朋友,長大以後產生「認同糾葛」(日本人、台灣人或中國人?),不能不說「其來有自」。
二、就過的方面來說,大概有下列幾點:
1. 日本始終把台灣當作殖民地,自始至終都把台灣的人力及自然資源,當作培植本土內地整體發展的養料。久而久之,日本本土工商業發達,擠身強國之列,百姓生活富足;台灣則始終陷於半開發之列,百姓必須為餬口,日夜操勞。
2. 台灣本來就缺乏自然資源。少許的煤礦,在日據時期幾乎被挖掘一空。生養千年的珍貴林木(如紅檜、扁柏等),更是被大量砍伐,運往日本本土修築神社、製造艦艇。有識見的台灣人,如今看到太平山、阿里山的森林鐵路,以及光禿禿的山頭,自然難免心裏淌血。
3. 日本無端發動侵略戰爭,誘拐或強迫台灣青年從軍。其中台籍日本兵有8萬多人,軍夫有126千多人。他們轉戰各地(以南洋地區為主),葬身異域者,有3萬多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兵員嚴重不足。日本當局乃於1942年開始在台灣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及高砂挺身報國隊,1943年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於1945年更全面實施徵兵制。)
4. 隨著日軍的敗退,盟軍開始轟炸台灣。1944年後,盟軍大轟炸台灣高達24次之多,除造成大量屋毀人亡的慘劇外,農工生產也大受影響。據統計,1945年與1937年相比,農業產值只剩49%,工業產值只剩33%,電力供應由32萬千瓦降至3萬千瓦。台灣居民生活受影響之大,日子之艱困,可想而知。
----------  文章編號:20160613a

我無意侵犯任何人的任何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告知,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