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台灣八景」,出現在文人札記中,由於記述模糊,時日久遠,切確地點已難以考證。(1696年,清康熙35年的「台灣府志」中,即有台灣八景之記載。)
經過民眾票選的「台灣八景」,是1927年 (日本昭和2年) 8月,台灣日日新報主辦選出的。這八景是:烏來、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壽山、鵝鑾鼻、大魯閣。
1953年,臺灣省政府重新評定台灣八景,如下:雙潭秋月、玉山積雪、安平夕照、阿里雲海、大屯春色、魯谷幽峽、清水斷崖、澎湖漁火。
交通部觀光局鑑於景色隨時空變換,昔日盛景頗多不復舊貌,2005年重新票選出臺灣八景,如下:臺北101、臺北故宮、日月潭、阿里山、玉山、高雄愛河、墾丁、太魯閣峽谷。
早期的台灣勝景,取的名字多半帶有詩意,如大屯春色、雙潭秋月、安平晚渡、西嶼落霞等,不像現在赤裸裸的指名道姓,一點美感都沒有。
如以倘佯山水、舒暢身心的角度出發,千萬不要選擇觀光局的台灣八景,因為那些地方實在是「景緻有限」,只是希望你「花錢、花錢」,遊罷歸來,「懊惱不已」可能是你最大的收穫。
與老友談及往事,感嘆之餘,謅成此文。(01-20161112a )
-------- 我無意侵犯他人的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