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海的範圍與爭端緣起
從台灣南端起算,經海南島、越南、馬來半島、印尼、菲律賓等陸地,圍起來的廣大海域,就是通稱的「南海」。
鄭和率艦西進印度洋,第一次是在1405年(明成祖永樂三年)。從那時候開始,中國人在南海從事貿易、捕魚及撿拾鳥糞等活動,就更加活躍,並漸次移民相鄰地區,繁衍成今天南洋諸國眾多的華僑。
南海一向平靜無波,二戰日軍南侵,才激起千層浪。從此南海爭端就日趨複雜,甚至形成武裝對立。
二、中國的南海主張
中華民國於1947年提出「11段線」(亦稱「U形線」)的主張,表示線內的島、礁、灘、沙以及海域均屬於中國領土。提出當時各國並沒有表示異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3年,主動移除西北端的北部灣兩線,變成「九段線」。這是大陸今天的南海主張,他們也表示線內的島、礁、灘、沙以及海域均屬於中國領土。
鑑於北海油田的豐厚收益,在美、日的唆使下,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國開始對「U形線」提出異議,表示「U形線」無效,並強行佔據靠近他們本土的若干島礁,置中國的抗議於不顧。其中越南更曾派出軍艦,進犯中國管控的島礁,結果大敗而歸,真是不自量力。
三、中華民國管控的太平島
太平島是南海最大的島嶼,面積0.51平方公里,外型類似一隻拖鞋。他位於南沙群島的北端,距離高雄約1,600公里 ,目前由中華民國實際控管,行政上隸屬高雄市旗津區管轄。
關於太平島,下列幾點特別值得注意:
1. 太平島接近赤道無風帶,幾無颱風侵襲,故島上植物高大茂密,形成典型的熱帶海岸林。
2. 太平島全年雨量豐沛,東部地區之地下水可供飲用,在南海各礁島中,實屬得天獨厚,難能可貴。
3. 太平島的天然資源,磷礦已開彩殆盡,其海域的石油及天然氣,尚待探勘開採。至於漁業資源,相當豐富,有發展水產加工的潛力。
4. 在南海諸島中,太平島地位適中,資源豐富,最為他國垂涎,尤其是菲律賓,一在宣稱太平島是他們的領土。
5. 太平島距離高雄1,600公里,目前僅有可供運輸機起降的機場,一旦發生變故,台灣本島的戰機難以支援該地作戰。沒有空軍支援的戰場,如何戰勝敵軍,確保國土安全,實在令人憂慮。
四、大陸中國對南海的布置
在鄧小平時代,大陸中國對外的基本策略是「韜光養晦」。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今天她已擠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力已今非昔比。對外的基本國策也向「有所作為」傾斜。我們仔細觀察,大概可以歸納出習近平的南海布置,重點不外:
1. 強化海南島的海空建設,作好「不打則已、打則必勝」的萬全準備。
2. 選擇合適的島礁,大力「填海造陸」,積極營建海空基地,加強現場的管控、應變能力。
3. 對九段線內的地下資源,積極探勘、開採;對當地的漁業資源,適度的保育、撈捕。最終都以達成富國裕民為目標。
4. 對外界的批評、干擾,消極方面,採取「能忍則忍」的態度,以不撕破臉為最高原則;積極方面,則加速各項工作,作好最後反戈一擊的萬全準備。
---------- 2015-11-29-a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