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戰爭是指1895年台灣住民為抵抗日本接收、統治而進行的武裝鬥爭,為期約半年(註)。台灣住民幾乎是全民參與,日軍則憑藉先進武器,經常採行不分男女老幼無差別的殲滅戰法,對台灣住民大事屠殺,無辜死難的台灣平民最少在40萬人以上。
說起乙未戰爭,自然要介紹一下「台灣民主國」。台灣民主國是由滿清原來在台灣的官僚組織、糾合台灣社會上層階級,臨時組成的鬆散組織,雖然有總統、副總統、義勇軍統領等等名堂,也有國旗(01),但給人的感覺,實在夠不上「國」,只不過是一群「官位我要、危險就跑」的烏合之眾。領頭的幾位「豬君」,沒有絲毫開基立國的胸懷。(參看附圖02、03、04)
乙未戰爭所以打得轟轟烈烈、可歌可泣,主要原因有二:1. 熱愛鄉土的台灣住民,確實有不怕死的高尚情懷,能夠前仆後繼的奮勇抵抗。 2. 不少義軍領袖,有很好的領導才能,也有不錯的作戰智能,更有屢敗屢戰的勇氣,在武器極端劣勢的情形下,利用地形地貌打出一場又一場令人讚嘆的戰役。我們緬懷先烈,除了「不捨」之外,更多的是「崇敬」。義軍領袖很多,個個都是「生為人傑、死為鬼雄」的豪爽之士,如姜紹祖、吳湯興、林崑崗、徐驤等等。(參看附圖05、06、07)。
當然,乙未戰爭期間,台灣也出現幾個垃圾。我們引兩個,讓牠萬年之臭遺得更濃更廣。如跑到基隆引日軍進入台北城的辜顯榮,又如棄部屬死生於不顧、臨危脫逃的副總統兼團練使、義勇軍統領丘逢甲(據說他還將義軍軍費捲逃)。附圖01 台灣民主國國旗。外表炫麗,內涵怪異的五不像。 |
附圖02 民主國第一任總統唐景崧。
負責鎮守台北城,未與日軍接戰,就坐英國輪船偷跑回大陸,標準的逃跑政客。 |
附圖03 副總統兼團練使
丘逢甲。
棄部屬死生於不顧、臨危脫逃的義勇軍統領。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就是他寫的。標準的兩面人,無恥之徒。 |
附圖04 民主國第二任總統劉永福。
坐鎮台南府城,日軍逼近,就偷坐外籍輪船逃回大陸的逃跑將軍。 |
附圖05 苗栗縣頭份市建有徐驤紀念公園,此為園內之徐公銅像。
徐公轉戰全台各地,最後戰死於斗六,被後人譽為「台灣抗日領袖第一人」。
|
附圖06 台南縣將軍鄉之林崑岡烈士紀念館。
林烈士為台南地區之抗日領袖,率二個兒子力戰而死,英烈可風。
|
附圖07 公園位於彰化八卦山,為紀念八卦山會戰死難烈士而建。
八卦山會戰是乙未戰爭中最大一次會戰,戰況激烈,最後義軍雖然失敗,
但也給日軍重大打擊,日軍征台統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就是在此役中被打死的。
「註」乙未戰爭,通常的算法是:始於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基隆澳底,終於同年11月18日日軍進入台南府城為止。
日期:2018-03-15 (圖片翻拍自網路)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