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這幾天媒體有關千興不銹鋼公司(以下簡稱「千興公司」)向台灣中小企業銀行(通稱台灣企銀)貸款的訊息不少,其間的是是非非,所牽涉到的觀念問題,值得我門深思、探討。
二、簡介千興公司
千興公司成立於1978年,設址於台南市麻豆區,以經營不銹鋼板冷軋為主要業務。該公司股票於1996年2月正式上市,代號為2025,最近的股價始終在1.5~2.3元間波動。
近年鋼鐵業景氣低迷,千興公司深受影響,營運困難,虧損纍壘。我們舉幾個數字以見一斑:最近4年的損益為2011年 - 1.30元
、 2012年 - 1.56元、 2013年 - 1.19元 、
2014年 - 0.30元。2015年第3季營業毛利率為 - 11.04%,2015年第1、2、3季每股分別虧損 - 0.19、 - 0.31、 -
0.56元。(毛率為負數,連年虧損,去年虧損逐季擴大。)
千興公司繳息還款欠正常,與貸款銀行未能達成協議,反而批評銀行是高利貸,於2016年1月3日 經董事會決議向法院聲請重整。
三、台灣企銀對千興公司的融資
台灣企銀對千興公司的融資是由台南分行承辦,科目是短期融資,貸款餘額約15億元,年利率在2.06%~2.87%之間。(註1)
貸款給千興公司的金融機構只有台灣企銀一家,國內外沒有任何一家其他金融機構對千興公司授信。台灣企銀對千興公司的融資也沒有獲得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的信用保證。
千興公司的廠房、土地及機器設備都抵押給台灣企銀,因此,本件貸款應該不致於完全吃倒帳,但是,即使將來能收回50%的貸款(從現在所知資料,以筆者的經驗,能收回50%貸款,台南分行就該燒高香了。),在千興公司祭出重整等手段抗爭下,時間的拖延以及訴訟的折騰,也夠台灣企銀出好幾身冷汗了。
四、我們的看法
千興公司董事長葉碩堂在媒體公然指責台灣企銀「跟高利貸一樣,像是吸我血、啃我骨,」實在是有失厚道。如果能夠向其他銀行借得更低利息的貸款,葉某大可不必抱住台灣企銀的大腿,既然「只有此路、別無他途」,對借款給自己的銀行,實在不應該惡言相向。
一家連年虧損、虧損又不斷擴大的公司,借得十餘億元鉅款,付出2.87%的利息,實在算不得「高利貸」。君不見法院判決都按5%判付利息嗎?2.87%怎能算是高利貸。
台灣企銀號稱「中小企業專業銀行」,對並非中小企業的千興公司大量授信,是否恰當,本來就值得討論。對連年虧損、展望不佳的公司,竟然長期借給巨款,而且是唯一的授信銀行,真是不可思議。其中是否存有妖娥子,實在充滿想像空間。
是否存有類似的既存授信案件?將來如何防杜再出現類似授信案件?銀行經營高層恐怕要痛定思痛,好好清查、檢討。
工會幹部的職責,除了爭取員工的合理勞動條件外,發揮內部監督,杜絕弊端,也是無可推諉的天職。據了解,台灣企銀的工會是全國各銀行最強大的工會,在董事會中更擁有2席工會董事,現在出現千興公司這種授信案件,工會幹部捫心自問,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和會員的付託,恐怕也要深自檢討。
「註1」貸款餘額及利率參看2016-02-03 中央社電及千興公司2014年財報。
---------- 文章編號:20160205a
我無意侵犯任何人的任何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告知,我願意表示歉意並立即更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