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二戰結束時,日本軍隊分為中國派遣軍、第十方面軍、關東軍、南方軍和國內軍等五大類。他們的人數、駐地及投降境遇,各不相同,茲簡介如下:
1.
中國派遣軍〜約105萬人,分駐中國華北、華中及華南等地區。奉令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投降。這批日軍,從1945年11月開始遣送,到1946年10月就全部遣送完畢。他們優先使用鐵公路,影響中國正常的民生運輸,引起中國百姓的不平與憤恨,主其事的何應欽為此深受責難。(註)
2.
第十方面軍〜約17萬人,駐台灣、澎湖地區。奉令向中國台灣行政長官陳儀投降。這批日軍當即被陸續遣送回日本,至1946年4月遣送完畢。由於陳儀是著名的親日將領,對日本戰俘也相當優待,並未追究他們的戰爭罪責。(陳某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取日本女子古月好子為妻。)
3.
關東軍〜約80萬人,分駐中國東北、朝鮮等地。其中約68萬人,奉令向蘇軍投降。這批戰俘被編為569個作業大隊,押運到西伯利亞做苦力。從1947年開始,陸續分批被遣送回日本,到1951年,總算遣送完畢。事後核計:平安返回日本的,只有約37萬人,其餘約31萬人,都死在西伯利亞。他們不是凍死、餓死,就是被打死,遭遇非常悽慘。
4.
南方軍〜約326萬人,散處太平洋戰場。奉令向美軍為首的盟軍投降。向美軍以外的盟軍投降的日軍戰俘,境遇大多不是很好,因為他們過去為非作歹,如今自然會遭到報復,尤其是澳大利亞政府,對日本戰俘最為嚴厲,動輒處死。
5.
國內軍〜約224萬人,分駐日本本土。奉令向美軍投降。美軍進駐日本各地成為佔領軍後,對投降之日軍戰俘處置尚稱平和。
綜觀各國對日本戰俘之處理,中國可說極為寬大,日本人能認知此項事實的,固所在多有,但日本右翼分子卻以為中國人懦弱,可以繼續欺凌。這種偏見的形成,中國官員應負最大責任,有何應欽這種「私而忘公、莫名其妙」的受降大員,中國人要挺直腰桿做人自然困難重重。
「註」何應欽與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是日本士官學校的同班同學,兩人私交甚篤。何某對日本戰俘疼惜有加,幾達忘我境界,可能與此有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