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在台灣各地設置12處戰俘營(附圖01),用來關押盟軍戰俘(以英、美、澳戰俘為主)。規模最大的是金瓜石戰俘營,曾關押一千餘名戰俘。菲律賓美軍總司令溫萊特中將、馬來亞英軍總司令白思華中將及香港總督楊慕琦等人,都曾在台灣戰俘營度過一段悽慘的歲月。
戰俘經常挨餓、挨打,還要做苦工(註)。如金瓜石戰俘營的戰俘要進銅礦礦坑採掘礦石,台中戰俘營的戰俘要在大甲溪挑沙築堤,屏東戰俘營的戰俘要在河床中清除石頭以種植甘蔗。他們的衛生條件極差,生病也得不到醫療照顧,所以戰俘死亡率極高。以金瓜石戰俘營為例,最早進入的523名戰俘,最後只有89名生還離營(死亡率83%)。他們一個個眼窩凹陷,骨瘦如柴,不成人形。(附圖02)
負責接收台灣的陳儀,是一個親日派將領,稀哩呼嚕就把日本人全送走,並未追究他們的戰犯責任。只有一個倒楣鬼門根彪,他是日本陸軍少佐,擔任花蓮港戰俘營警衛長時,唆使衛兵掌摑美軍將領溫萊特。美國人記仇,戰後在河南找到門根彪,押回台灣受審,判處七年徒刑定讞,送回南京服刑。老共很厲害,結結實實讓門根彪坐滿七年牢,方才釋放,驅逐回日本。
戰後,金瓜石戰俘營遺址建有紀念園區,豎立有紀念碑,供後人憑弔(附圖03)。不時有外國相關人士前往吊祭,同申哀戚(附圖04)。每年11月第2個禮拜天,金瓜石會舉辦戰俘營追思活動,戰俘相關國家都會派代表參加。
「註」以金瓜石戰俘營的戰俘為例。這些戰俘在炎熱的山區、食物不足的情況下,一個四人小組每天要在黑暗危險的礦坑裡,採掘16至24車斗的銅礦石,(每一車斗須50畚箕才能填滿),否則,會被毒打。
附圖01 台灣各地的戰俘營
附圖02 戰俘營裡悽慘度日的戰俘
附圖03 金瓜石戰俘紀念園區
附圖04 邱吉爾外孫女來園區吊祭英軍英烈
日期:2020-08-15
(圖片翻拍自網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