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8日星期三

0709---閒話防空識別區


從沿海國的「大潮低潮線」起算,12海浬(1海浬等於1.852公里)是該沿海國的領海。該國領土及領海的垂直空間為該國的領空,領空的高度通常以100公里為界,稱為「卡門線」。請參看下圖(附圖01)


附圖01 領空的概念

為保障飛航安全,國際民航組織劃設有「飛航情報區」(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FIR),各情報區的責任國在該區負有航管及航空情報服務的責任。台北飛航情報區RCAA由我國負責,它的範圍:東界〜東經124度線,南界〜北緯21度線,西界〜東經117.5度線,北界〜北緯29度線,大致形成一長方形,但東南缺了一角。

「防空識別區」(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ADIZ)與「飛航情報區」不同。它由各國自行劃設,主要著眼於國家安全的考量,並未具有國際法的效力。遠東各國劃設的防空識別區如附圖02

附圖02 東亞防空識別區概略圖

由這張圖,我們可以發現:1. 我們沒有把釣魚台劃設在內,很奇怪,大陸卻有劃設在內。 2. 海峽中線以西的部分,劃是劃了,目前我們恐怕是「力有未逮」,看看就是了。 3. 大陸和日本的防空識別區,有一大塊重疊,這是很容易發生糾紛的。
防空識別區的劃設,通常有兩個前提:有足夠的雷達偵測能力,可以發現並監控侵入的飛行器;有足夠的空防力量,能夠管控識別區內的空域。
由於防空識別區並無國際法的效力,對侵入之航空器,只能警告、起飛戰機伴飛監視、設法驅離等,別無其他應對方法。進入他國的防空識別區,對警告及驅離行動,可以置之不理,除非侵入他國領空,否則,不能對侵入者展開迫降或其他攻擊行動,否則,視同開戰,將產生極嚴重的後果。
俄羅斯經常有機群飛入北美防空識別區,其用意不外:1. 示威,不把老美當一回事。 2. 蒐集電戰資訊,以備不時之需。 3. 讓飛行員了解戰場環境,以便開戰時制敵機先。 4. 耗損老美的資材與人力,讓老美疲於奔命。
最近大陸的軍機東出巴士海峽,前往太平洋,三不五時就會飛入我們的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造成不少困擾。目前我們的應對是警告、起飛戰機伴飛監視、設法驅離等。這種做法算是老套,實際上沒多大意義,只是徒然耗損我們的資材與人力,讓我們疲於奔命而已。我們似可比照當年的先例,將防空識別區的西南一角去除,不將之列入防空識別區內(附圖03)(當年美國軍機從日本飛往菲律賓,經常飛越我防空識別區東南角,產生許多困擾,最後我們把東南角去除,形成現在的防空識別區。施行多年,各方咸稱方便,並無不良後果。)

附圖03 調整後的防空識別區

劃去西南一角,太危險了吧?這完全是誤會。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飛機要飛到頭頂,才能扔炸彈,所以防空識別區相當重要,現在在幾百公里之外,就可以發射飛彈,把你炸得暈頭轉向,所以防空識別區作用已不大,有和沒有,沒什麼差別,我們就別以老觀念來面對新情勢啦!

日期:2020-07-09 (圖片翻拍自網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