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4日星期三

漫談負壓隔離病房


負壓隔離病房(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room )是指空調系統和空氣進出有特殊裝置、專門收治傳染病病人的病房。它有幾個特點:
1.  病房的空氣只能進、不能出,病房空氣的排出有特殊設計。
2.  病房有雙層門設計,醫護人員及訪客進入病房第一道門後,須經完全消毒並更換全套防疫服裝,始得經第二道門進入病房。
3.  病房每小時至少抽氣612次,抽出的空氣經高效濾材處理,並經紫外線殺菌滅毒設備進行殺菌滅毒後始予排放。
一間普通病房改裝為負壓隔離病房,約需新台幣200萬元,費用昂貴。台灣目前有負壓隔離病房1,100床,相較於日本與韓國,醫療能力可說較為領先。詳見下表:


照規定,台灣的法定傳染病共分為六類,第一類必須收治於隔離病房,其他各類則視情況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判定。第一類傳染病指鼠疫、SARS、狂犬病等。目前爆發的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業經疾管署指定應隔離治療。

傳染病突然爆發,負壓隔離病房一定不夠使用。這時候如何應對?北京的做法值得借鏡:
1.  將適當場所(如體育館)迅速改建為方艙醫院(01),改建一間方艙醫院通常在24小時之內完成。方艙醫院以收治疑似病人或輕症病人為主。(附圖01)
2.  迅速興建專門醫院,如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以收治確診病人為主。火神山醫院有病床1,000床,雷神山醫院有病床1,600床。從規劃至完成收治病人,前者用時8天,後者用時12天,效率驚人。(附圖020304)



附圖01 醫院實拍圖



附圖02 趕工中的火神山醫院



附圖03 火神山醫院之病房



附圖04   完工後的火神山醫院鳥瞰圖


「註01」方艙醫院源於1960年代,美軍在越南戰場為救治傷者,快速興建的醫療站。解放軍加以改進並模組化,設計出醫療方艙。其長寬高以國際標準貨櫃為準(6.05米×2.438米×4.438米)。每個方艙負責一個功能,分為醫療(急救、X光)、資源保障(供水、供電)、病房等不同方艙,12個方艙組成一個標準的方艙醫院,佔地規模約兩個籃球場,展開時間約3小時,每24小時可救治200300名病人。

日期2020-03-05 (圖片翻拍自網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