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共軍進襲金門,其作戰計畫要點如下:以第18軍副軍長蕭鋒為前敵總指揮,分兩梯隊航渡5個團(第一梯隊航渡3個團,返航後,第二梯隊至少再航渡2個團),趁夜分三路襲擊金門,預定3天解決戰鬥,攻佔金門全島。
共軍於10月24日深夜出發,分三路進攻金門(見附圖01)。於金門北海岸古寧頭等地登陸,經三天激烈戰鬥,國軍全殲登陸共軍,大獲全勝。
總結此次戰役,共軍慘敗的主要原因有七:
1. 共軍第10兵團葉飛從福州南下,一路勢如破竹,難免視國軍如草芥,犯了驕兵必敗的大忌。(8月17日攻克福州,9月25日攻克漳州,10月17日攻克廈門。)
2. 共軍船隊堂而皇之在金門對面集結,並進行臨戰演訓,給國軍創造炸射的良機。本來船隻就不夠,經炸射損失,就更顯不足。共軍無力航渡足夠兵力,這是共軍戰敗的重要原因。
3. 登島共軍未有高級指揮員隨軍登島指揮,登島三團共軍各自為戰,無法發揮統合戰力。
4. 對水文、風向、潮汐等,缺乏認識,以致於搶灘船隻,因退潮而全數陷在沙灘上,動彈不得。既無法回去航渡第二梯隊兵員,在國軍炸射下,船隻更全部被毀。
5. 對敵情研判嚴重失誤,誤認為登島1.9萬人,即可形成1對1的兵力對比,沒想到胡璉兵團已到達,結果形成1對4的兵力對比,焉有不敗之理。(登島共軍9千多人,金門守軍4萬餘人,所以兵力對比是1比4。一般來說,攻方兵力至少應比守方兵力多一倍,金門守軍4萬人,登島共軍至少應有8萬人才行。)
6. 登島作戰以搶灘、鞏固灘頭陣地為要務,登島部隊必須能不待後援就可獨立作戰。共軍對此缺乏認識,還是「有幾個人打幾個人的仗,不等待,不猶豫,向裡猛插。」這種戰術思想,導致兵力分散,最後被各個擊破,以致戰敗收場。
7. 守軍主將李良榮敵情研判正確,在共軍進攻之前一天舉行反登陸研習,果然當夜共軍就來進犯,可說是張網以待,懵然無知的共軍,焉有不敗之理。(筆者認為古寧頭戰役首功應是李良榮。在胡璉26日下午到達戰地、接棒指揮之前,金門的作戰指揮官是李良榮。26日下午,雙方勝負已定,胡璉最多只能算是割稻尾,無多大戰功可言。)
古寧頭戰役,國軍陣亡2千4百餘人,受傷3千7百餘人;共軍陣亡5千1百餘人,被俘3千8百餘人。本來葉飛還打算重整旗鼓後,於次年秋季再犯金門,但因次年6月韓戰爆發,10月共軍入朝參戰,北京無力南北兩面作戰,此議遂作罷。因為金門戰役獲勝及其後的韓戰爆發,老蔣爭取到三年多的時間,鞏固了台灣的統治,這是之後幾十年台海兩岸形成對峙的根本原因。
附圖01 古寧頭戰役共軍進攻路線示意圖
|
日期:2019-12-10 (圖片翻拍自網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