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6日星期二

漫談一江山戰役及大陳撤退


政府播遷來台,已經有70年了。這期間台海發生三次危機,分別是1955年的一江山危機、1958年的823砲戰危機和1995年的海峽飛彈危機。這三次危機,以第一次對國府最稱悽慘,不但打了一場大敗戰,還丟失了大片國土。
在第一次危機之前,國府在大陳島駐有重兵,稱為海上突擊總隊,除不時對江浙沿岸進行突襲之外,還經常攔截進出大陸的中外船隻,好不威風。當時北京正忙於韓戰,無暇顧及江浙沿岸的國府襲擾。
一江山島分南一江與北一江兩個小島,面積合計約1.75平方公里(比龜山島小一點,龜山島的面積約2.84平方公里),距大陸約30公里。大陳島分上大陳與下大陳兩個島,面積合計約14.6平方公里(比綠島小一點,綠島的面積約15.09平方公里),距大陸約52公里。(附圖01)
19537月,韓戰停火協議簽訂,北京對大陳島駐軍的襲擾,不再容忍,決定加以剿滅。先是出動砲艇攻擊台灣的運補船隊,國府的中權號、太平號先後被擊沉,並出動空軍轟炸大陳島及一江山島,接著兵分三路(附圖02),於1955118日上午7時許進行登島作戰,經兩天惡戰,終於佔領一江山島全境。這場惡戰,國軍陣亡500餘人,包括指揮官王生明(附圖03),被俘500餘人,包括副指揮官王輔弼。共軍陣亡393人,受傷1,027人。


附圖01  大陳島及一江山島位置圖
( 一江山島是大陳島的門戶,中共的黃岩陸橋機場近在咫尺。)

附圖02  一江山島征戰圖
( 對北京來說,一江山戰役是第一次陸海空聯合作戰。)

附圖03  一江山島守將王生明全家福
( 王生明上校,湖南祁陽人,15歲從軍,為人忠誠,隨部隊
轉戰大江南北,著有戰功。45歲壯烈成仁,後追晉為少將,入祀忠烈祠。)

失去一江山之後,由於大陳島與台灣本島距離相當遙遠。(附圖04)國府認為大陳島不可守、不能守、不必守,應集中兵力確保金門、馬祖。美國當即透過蘇聯,轉告中共,不要攻擊大陳的撤退行動,北京亦予默許。19552月在美軍的幫助下,國府由大陳島撤出14,500名平民,10,000名國軍,4,000名游擊隊員,40,000噸軍事裝備和物資。此次撤退,國府稱為「金剛計畫」。附撤退行動相關照片3張,以誌當時之慘狀。 (附圖0507)

附圖04 大陳島與台灣本島相對位置圖

附圖05 大陳居民一大家子準備去台灣
( 家裡只有老人婦女和兒童,壯丁都被徵調去當兵了。慘啊)

附圖06 準備去台灣的大陳居民
( 這位小姑娘,今在何方?可還安好?應該是子孫滿堂的老太太了,祝福妳。)

附圖07 連這個也拖走
( 人家都讓你平安的離去,幹嘛還要堅壁清野?過分了)

由大陳島撤出的14,500名平民,按個人意願,分散安置於台灣各地,號稱大陳義胞,其中以高雄市旗津區的大陳新村,最為有名(附圖08)。惟部分義胞私下表示,在台灣的生活還不如在大陳老家。

附圖08 當年旗津建有蔣公盛恩堂,後來改稱蔣公廟。
( 這座小廟宇,見證大陳義胞在戰爭中萬分無奈的印記。)

日期2019-08-07 (圖片翻拍自網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