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1815 年生,1898 年卒,享年83歲。他擔任德國首相30年,是現代德國的奠基者。
學生時代的俾斯麥,經常受到同學排擠。他除了找排擠他的同學決鬥外,更勤奮向學,學會英語、法語、俄語、波蘭語及義大利語,成為語言天才,為日後的外交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俾斯麥曾任駐俄大使、駐法大使,因表現不俗,受德皇威廉一世器重,於1862年出任首相。他當首相之後,對內採取鐵血政策,勵精圖治,對外則合縱連橫,先後打贏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及普法戰爭,完成德意志帝國的統一大業。德意志帝國統一後,俾斯麥放棄過去的強勢,改採和睦邦鄰的政策,竭力避免讓德國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
俾斯麥是保守派。他維護專制制度,毫不留情地鎮壓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主義運動 (主張代議制和參與民主 )。但他也高瞻遠矚,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健康及醫療保險制度、工人養老金制度及社會保險制度,希望給國家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
俾斯麥出任首相,第一次在議會演講,他說:「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這是俾斯麥被冠上「鐵血宰相」綽號的由來。他當首相,確實用鐵和血來解決辣手問題,使德意志帝國興旺又強大。
威廉一世逝世,其孫29歲的威廉二世繼位。新皇逼使俾斯麥於1898年辭職下野。威廉二世年輕氣盛,狂妄自大,志大才疏,不能體會俾斯麥和睦邦鄰的苦心,事事好強,終於走上軍國主義的不歸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帝國也因戰敗而告覆滅。
俾斯麥這段名言,很有啟發作用,值得我們深思。他說:「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它的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下手。」
鐵血宰相俾斯麥
|
日期:2019-07-29 (圖片翻拍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