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例成功的心臟移植手術完成於1968年01月09日,主刀醫生是南非的克里斯蒂安・尼斯林・巴納德(Christiaan Neethling Barnard)(附圖01)。巴醫生已於2001年9月間逝世,享年79歲。
第一例成功的心臟移植手術,患者存活了18天。如今心臟移植的存活率,隨著技術的發展逐年提高。據統計,患者在接受移植後1年、3年、5年和10年的存活率分別為85.2%、78.0%、72.1%和60.1%。也就是說,心臟移植後的患者,大多能夠存活超過10年。
心臟移植的兩大問題是「排斥作用」和「捐贈心臟短缺」。排斥作用可依靠終生服藥加以控制,問題不大。捐贈心臟短缺則甚為棘手,據美國心肺血液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美國一年等待心臟移植的病患有 3,000 人,但能用的心臟只有 2,000 個,有 1,000 人不得不在遺憾中死去。
過去有些國家,暗地裡摘取死刑犯的心臟作為移植來源,引起極大爭議與不少流弊。目前世界各國大多已以法律禁止這種爭議行為,但是否徹底禁絕,則非無疑問。
解決移植心臟短缺問題,目前的進度似以豬心臟替代人心臟的做法,展望最為樂觀。其具體作法: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豬的不利基因剔除,再利用選殖技術大量複製編輯過的健康基因,以此培育出新品種仔豬(附圖02),讓這種仔豬長大後,取其心臟用以做人類心臟移植之用。這種新方法尚在發展中,有可能在三、五年內發展成熟,我們樂觀以待。
附圖01 巴納德醫生 |
附圖02 移植用新品種小豬 |
日期:2019-01-09
(圖片翻拍自網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