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8日星期五

漫談銅像爭議 (03)---日據時代的公學校銅像

日據時代,每所公學校幾乎都建有二宮尊德銅像(通稱「背柴小童」)。二戰末期,日本迫於戰爭需要,收繳全國銅像,用以製造槍彈。台灣各地之二宮尊德銅像自然在劫難逃,無一倖存。
花蓮縣的瑞美國小,二宮銅像基台未被破壞,該校老校友去日本購得一尊高66公分的二宮尊德塑像,於2012年重新安置在原基台上,成為目前全台唯一設在公開場域、完整保存的二宮尊德銅像。
二宮尊德本名二宮金次郎。他十四歲時父親病故,開始承擔維持家計和照顧弟妹的責任。他白天上山砍柴、利用時間苦讀;晚上編織草鞋、賣錢補貼家用。他後來成為著名的農政家與思想家,留名史冊。

二宮尊德被日本人認為是幼年刻苦勤學的代表,在公學校校園豎立他的銅像,用意是勉勵學子效法他,用意堪稱良善
二宮尊德銅像( 背柴小童)
期:2017-09-09
我無意侵犯他人權益,如有誤踩紅線,請惠示,我表示歉意並將更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