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星期四

漫談古寧頭戰役的三個小故事


70年前的10月下旬,國軍和共軍在金門發生一場火拚。這場火拚,國軍稱為「古寧頭戰役」,共軍稱為「第一次金門戰役」。這次戰役,有三個小故事很值得介紹。
一、粟裕的三不打原則
粟裕是共軍第三野戰軍副司令,主管軍事。他對共軍第28師所下的三不打原則如下:
1. 25108師以1.2萬人計算,只要敵軍增加一個團兵力,就不打。
2. 沒有掌握一次載運6個團的船隻,就不打。
3. 從蘇北或山東沿海挑選6,000名久經考驗的船工,船工不到,就不打。
擔任前敵總指揮的第28師副師長蕭鋒,認為各項準備都達不到粟裕的要求,所以遲遲不願發兵,但在第十兵團(司令葉飛)的一再督促下,最後只好勉強上陣。因此,古寧頭戰役共軍完敗,葉飛應負最大責任。
二、頑強拚搏的共軍團長徐博
共軍第253團團長徐博,眼看大勢已去,遂趁亂逃入山林,準備金門解放後,回歸部隊。他在一個山洞裡躲藏了一百多天,靠挖取農民番薯存活。農民奇怪番薯被偷,向官署反映,軍方發動大規模搜山,終於搜出徐某。他被搜出時,長髮長鬚,形同野人。徐某被捕後堅不投降,不久被殺害,犧牲時年僅30歲。
徐博躲藏期間,並未傷害百姓或攻擊官署,國軍對這種忠勇之士,應存敬佩之心,不應加以殺害。國軍的做法,純屬暴虐、不法行為(殺害戰俘),應予譴責。
三、唯一越海逃回大陸的參戰士兵胡清河
胡清河是隨軍登上金門的共軍衛生員,由於他有醫護特長,被俘後經甄別,認為適宜編入國軍服役。他被分發到部隊,在金門當軍醫助理。
胡清河一心想回大陸,經8個月的縝密準備,終於靠著兩個籃球球膽的幫助,經過12個小時的泅渡,奇蹟般地從金門泅渡逃回大陸。
他是唯一一個越海回到大陸的參戰士兵。他回去之後,並未獲得獎勵,反而受到三個月嚴格的審查,最後被撤銷軍籍。無可奈何之下,他只好回到故鄉,在衛生所當一位普通醫護人員,一幹就是30多年。
老共對士兵真是刻薄,好像只有死了的才是先烈,那些活著的,不管他的行為是多麼難能可貴,也都不予鼓勵。當中國兵真是衰(倒楣)啊!


粟裕,解放軍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戰功彪炳,
可惜不為當道所喜,評級應評元帥,卻只獲大將等級。
建國後於1958年受不白之冤,直到死後多年方才獲得完全平反。



共軍253團團長徐博
(253團是登上金門島的共軍中路軍)


泅渡逃回大陸的胡清河


日期:2019-10-25 (圖片翻拍自網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