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

閒話古蹟系列 (07) --- 二級古蹟台北公會堂 (中山堂)

中山堂歷史沿革與滄桑
1.      1889年,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建成,作為台灣巡撫之辦公處所。
2.      18955月,布政使司衙門成為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府,但只維持十幾天。
3.      18956月,日軍在該處舉行治台始政式,並以該處為台灣總督府之辦公場所,直至1919年新的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完工為止。
4.      19328月,日人為紀念昭和天皇登基,將布政使司衙門拆除,改建為台北公會堂,公會堂於193612月完工。(拆除之建物,台胞珍視,一部分搬遷至圓山,一部分搬遷至植物園。搬遷至圓山之建物,毀於颱風,現已不存搬遷至植物園之建物,即今之欽差行台。)
5.      1945年,陳儀代表國府於台北公會堂接受日本台灣總督安藤利吉之投降。陳儀隨即將台北公會堂改名為中山堂
6.      蔣中正來台後,中山堂成為召開國民大會、正副總統就職典禮及政府接待外賓之主要場所,直到陽明山中山樓落成為止。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即在此處接受國宴款待。
7.      1992年,中山堂以「台北公會堂」之名,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二級古蹟)
中山堂的格局與現況
1.      中山堂寬60.5公尺,深113公尺,共有四層樓,建築面積約1,200坪,由集會堂與餐廳兩部分組成。
2.      「集會堂」分上下兩層,共有觀眾席2,056席,可播放電影,在19501990年代,為公教人員免費電影院所在。
3.      餐廳高三層,室內面積約424坪,除用餐場所外,尚有娛樂室、理髮廳、貴賓室及廚房等。

4.      中山堂現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掌管,經營方式為分廳、公開單日外包。因場地寬闊且收費合理,現為台北演藝界重要表演場所之一。
遠觀中山堂(右側大樓為台北市警察局 )

中山堂正面

中山堂正對面之台灣光復紀念碑

中山堂正門右側一角之台灣布政使衙門舊址碑

中山堂廣場
日期:2017-11-3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