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星期一

難以安息的蔣渭水先生

一、先生的生平事蹟

  1. 蔣渭水先生,台灣宜蘭人,1890年生,1931年卒,得年40歲。
  2. 先生於1916年自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畢業,次年在臺北市大稻埕(今延平北路)開設大安醫院,開始懸壺濟世的生涯。
  3. 1921年起,蔣先生積極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並與林獻堂等成立「臺灣文化協會」,其後並創建「臺灣民眾黨」及「臺灣工友總聯盟」,且發行「臺灣民報」。種種抗爭行動,被日治當局視為眼中釘,除指派特務嚴加監視外,並多次藉故加以拘捕。蔣先生一生受日本囚禁十餘次,短則數日,長則達四個月。
二、先生的逝世與遷葬

  1. 先生於193185因傷寒病逝臺北醫院。23日出殯,安葬於台北近郊的大直山公墓。出殯當日,送行群眾多達五千餘人,備極哀榮。
  2. 1942年,大直山公墓被日軍當局徵為要塞,蔣先生骨灰罈被迫遷移,暫厝關渡慈航寺。經故友募款,於1942年歸葬臺北六張犁芳蘭山麓,2015年遷葬宜蘭「櫻花陵園」的「渭水之丘」。
三、我們的感想

  1. 先生的骨灰罈自安葬迄今,已遷葬三次。第一次是被迫,第二次是終結暫厝,理由都可以理解。這次的遷葬宜蘭,則有莫名其妙之感。
  2. 何以有此迷惑,且聽我道來:

  •  蔣先生生前竭力主張簡約葬儀,六張犁墓園好好的,幹嘛廢棄,這樣浪費,不是開蔣先生的玩笑嗎?真是不肖子孫。
  • 或曰「遷葬宜蘭是落葉歸根」,這更是胡說八道。蔣先生開口閉口,只說台灣如何如何,從來沒有說宜蘭如何如何,台灣就是他的故鄉,葬在台灣的任何一塊土地,都是落葉歸根。把故鄉局限在宜蘭,小鼻子、小眼睛,真是小看了蔣先生的格局。
  • 蔣先生一輩子奮鬥的目標是向日本人爭取台灣人的權利,讓他死後躺在「櫻花」的懷抱裡,不是讓他永不得安息嗎?不肖子孫們啊!還不趕快把「櫻花陵園」改成「雪谷陵園」,更待何時?(註: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是死亡之花;雪谷是蔣先生的字。)
「附記」-- 據了解,這次的遷葬儀式,上午六點就開始綵排,吵得附近居民跑來大罵擾人清                      夢,幸好官員沒有來開罰單。先生地下有知,應該為子孫的胡作非為,憤恨不已                    吧!

----------  20151020a

2015年10月10日星期六

我們深深感念的國際義人 ---- 羅文思神父

羅文思神父,荷蘭人,1936年生,19639月來到台灣,在頭城、礁溪一帶傳佈福音。
當時宜蘭有許多幼童罹患小兒麻痺症,其治療未獲家長關注,遂致終身殘廢。羅神父深感痛心,於是在礁溪成立文聲復健院,對小兒麻痺症患者提供免費的治療、復健服務,對遠道而來的病童並提供免費食宿。當時民智閉塞,誤認為麻痺症患者是天譴所致,不認為有治療的必要與可能。羅神父挨家挨戶訪查,苦口婆心勸導家長將病童送至復健院接受治療。
對於症狀比較嚴重、需要開刀的病童,羅神父都親自帶他們從礁溪坐火車到台北,到台大醫院接受治療。有這麼一次,他帶6個孩子搭火車到台北,出了車站計程車司機因短程拒載,他有的牽、有的揹,十分艱辛地走在路上。旁人看了,不忍心地問他:「這攏是令ㄟ囝仔?」他說:「是,攏是哇ㄟ囝仔!」一陣嘆息聲,「利哪ㄟ加歹命!」談及過往,這類事還是讓老神父顯得精神奕奕。
除投入小兒麻痺症患者的救助工作外,羅神父還從事其他多項社會服務。如1968年,他創辦慈惠幼稚園,照顧幼童,讓婦女能安心上班工作;同年,他在天主堂旁邊興建活動中心,除供學生課後讀書之外,還開班訓練婦女的副業能力,讓她們能增加家庭收入。又如,1975年他改建自家宿舍,創辦「聖方濟安老院」,收容孤苦無依的老人。這家安老院的房舍,因建築老舊,難以使用,已於2013年拆除,2014年動工原地重建現代化多功能長期照顧中心。
羅神父長期無私的奉獻,深獲好評,尤其是他幫助上千名殘友獲得重生,更是難能可貴。為表揚這些傑出功績,宜蘭縣政府於2013年頒贈榮譽縣民證給他。

----------  20151011a

2015年10月4日星期日

我們深深感念的國際義人 -- 何華珍、華淑芳與宋玉潔

------ 何華珍修女
何華珍修女(Hilda van Hoolst),比利時人,1935年生,1961年來到台灣從事醫療宣教工作。
她先在台北市萬華大埔街開設診所,後來興建天主教聖若瑟醫院,在當時是台灣北部唯二肯收治早產兒的醫院(另一家是台大醫院)。聖若瑟醫院雖是兩層樓的小醫院,但曾同時照護兩百名早產兒。醫院雖簡陋,但無私的愛,卻讓八成以上的早產兒存活了下來。
後來聖若瑟醫院與耕莘醫院合作,遷址更名為耕莘醫院永和分院,何修女轉到內科病房及檢查室服務。
2005年,何華珍修女從耕莘醫院退休,但她退而不休,還是到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當志工。
由於她的傑出奉獻,2011年她榮獲我國頒贈的醫療奉獻獎(第21屆),同時也獲得比利時國王頒贈的國王勳章。
何華珍修女廿六歲來台,在台灣服務五十三年後,因年紀大了,不想麻煩別人,已於2013年啟程回比利時。
------ 華淑芳修女
華淑芳修女(Sister Mary Paul Watts),美國伊利諾州人,1931年生,1956年來到台灣從事醫療宣教工作。
她先在嘉義梅山開設海星診所,除診治上門的病患外,還常常拿著診療包四處出診,成為偏鄉民眾的醫療保母。
她從事醫療宣教之餘,連續多年奔走台美兩地募款,於1966年在嘉義市創設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四年後在嘉義市創辦崇仁護校,1991年升格為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這所學校培育許多護理人才,她們畢業後,大多回到山區服務,成為山區醫療不可或缺的生力軍。
由於她的傑出奉獻,2007年獲內政部「績優外籍宗教人士」表揚,嘉義市政府也贈給榮譽市民榮銜。這位畢生心繫台灣、自稱「美國鼻、台灣心」的華淑芳,2012年榮獲我國頒贈的醫療奉獻獎(第22屆),她表示只要健康狀況許可,她會繼續為台灣的醫療及教育努力。
------ 宋玉潔修女
宋玉潔修女(Sr.Miljenka Schnetzer),瑞士人,1943年生,1979年來到台灣從事醫療宣教工作。
宋修女1981年到台東關山聖十字醫院(現為聖十字療養院)服務,11年後轉至台東大武聖十字救星教養院(現為聖十字架慈愛學苑)服務至今。通常她上午在診所及病房進行病人護理,下午開車四處訪視病患,進行居家護理工作,數十年如一日。
她盡心盡力照顧病患,口碑極佳。1991年獲內政部「全國好人好事代表」表揚,2007年獲內政部「績優外籍宗教人士」表揚,2013年榮獲我國頒贈的醫療奉獻獎(第23屆)。

----------  20151005a

2015年10月3日星期六

介紹有特殊貢獻的洋教士(4) -- 巴克禮

湯瑪斯•巴克禮(Thomas Barclay),英國蘇格蘭人,1849年生,1935年卒,享年86歲。他是長老教會的傳教士,在台灣傳教超過一甲子。
巴克禮對台灣的主要貢獻有二:
1. 19032月創建台南神學院,出任第一任校長。他引進現代化的教學制度,除教導學生宗教、信仰方面的知識外,還灌輸學生科學方面的知識,如觀察天文、做科學實驗等。對台灣民智的啟發,卓有貢獻。
2. 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日軍進抵台南,巴克禮受府城仕紳請託,引導日軍和平入城,保全五萬台南府城人民免受日軍屠戮。事後台南市民致贈一件捲軸給他,表達感謝之意。(日本明治天皇也因此授予五等旭日勳章)
在此附記有關巴克禮的軼事一則:18857月,巴克禮受派赴屏東二崙解決村民紛擾事件。暴徒以糞便潑得巴克禮全身,巴克禮卻溫和的對暴徒說:「朋友,你們這樣做太可惜,把它用在田裡,稻子會長得更好。」

----------  20151004a

2015年10月2日星期五

介紹有特殊貢獻的洋教士(3) -- 甘為霖

威廉•坎貝爾(William Campbell),漢名:甘為霖,英國蘇格蘭人。1841年生,1921年卒,享年80歲。
甘為霖是長老教會牧師與傳教士,1871年來台,1917年回英,前後在台宣教長達46年,嘉南地區是他傳佈福音的主要區域。
甘為霖對台灣的主要貢獻有二:
1. 189110月他在臺南創立全臺第一所盲人學校 -- 訓瞽堂,是臺灣盲人教育的先驅者。
2. 他精通台語,對早期台灣史擁有廣泛的智識,他所撰寫的「Sketches From Formosa」(素描福爾摩沙),是了解當時台灣社會劇變情況的重要史料。
----------  20151003a

介紹有特殊貢獻的洋教士(2) -- 馬雅各

馬雅各(James L. Maxwell)英國蘇格蘭人,1836年生,1921年卒,享年85歲。

馬雅各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畢業後自願參加英國長老教會的海外醫療宣教工作。他於1964年先到廈門學習河洛話,次年5月到達台南府城,開始展開行醫傳教工作。

馬雅各專攻外科,在台南開始行醫後,開刀治癒許多白內障、腎結石、難產等疑難雜症。他看病不收錢,醫術又高明,讓當時獨霸一方的中醫師及漢藥店面臨極大衝擊,於是四處造謠:「紅毛醫師挖人眼睛、取人心肝來做藥」。受到挑撥的民眾,包圍醫館,攻擊教會,終至引發大暴動。這就是台灣教會史上的「看西街事件」。

馬雅各不得已,遠走高雄旗津,繼續行醫傳教。當時的高雄,已具國際通商口岸的氛圍,民眾對外來文化較能包容,馬雅各因而能安心工作,擴展事工。18666月,他在旗後買地興建教堂--「打狗禮拜堂」。這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第一座正式禮拜堂。馬雅各照例在禮拜堂後方隔出一個獨立空間,首創可容納8張病床的醫館,堪稱臺灣第一所正式且稍具規模的西醫館。

馬雅各的仁心仁術,遠近馳名,常有臺灣中部甚至澎湖遠道而來求醫的人。當時南部民間流傳一句諺語「馬醫生沒法度」,意思是:如果連馬雅各醫生都治不好,那肯定是沒救了。

186812月底,馬雅各返回府城。在臺南城南二老口街附近,租得占地一千四百坪大的許厝舊樓,設立規模宏大的醫館,有內外科病房,可容納60床住院病人。這所二老口醫館,被稱為「舊樓醫館」,是臺南第一所現代化醫院─新樓基督教醫院的前身,比北部的馬偕醫院早七年,更比臺大醫院足足早了三十年。

馬雅各在臺期間,足跡遍及玉山及中央山脈,翻山越嶺,深入平埔族各部落行醫傳道。短短幾年,他把英國長老教會的福音種子,散播到大甲溪以南,占臺灣面積十分之七的土地上,並先後設立三個教區,佈道興教成績,可說極為傑出。

馬雅各在臺灣,前後十七年多,除培育不少本地醫生、傳教士,建立不少教會和醫館外,他更興建長榮中學,教育台灣子弟;設立「鴉片戒除室」,宣導並幫助戒毒;翻譯羅馬拼音的臺語新約聖經,便利福音傳播;他捐贈羅馬拼音的排字架、鉛字及小型印刷機給教會,促成臺灣第一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的刊行。他可以說是台灣教會史上最了不起的大人物。

馬雅各的妻子瑪麗是一位溫柔賢良的女子。她遠離故鄉,來到台灣協助夫婿行醫佈道,她陪同夫婿幾乎走遍中南部的窮鄉僻道、高山深谷。她無怨無悔,竭力奉獻,她讓我們敬佩、感念。有這麼一則軼事:她們婚後不久,居所不幸遭到火災,失去了全部結婚禮物。她不但不感傷,反而安慰馬雅各,笑說:「這樣,我們就省下搬運物品的麻煩了。」多麼豁達、可愛的女子。


----------  20151002 a